(资料图片)
近日,在佛堂镇南埠头村一个农田建设项目的工地入口,一辆渣土车缓缓停下,驾驶员向现场管理人员出示了电子联单码,管理人员在扫码后填写接收信息和接收意见并提交。
据悉,这是全市首张顺利完成闭环的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简称电子联单),标志着义乌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进入电子时代。从市执法局了解到,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是对建筑垃圾从源头产生到运输中转,再到处置利用的全过程,通过线上智慧交互与监控形成处置闭环的电子信息载体。
按照“一车一联单”的原则,每辆建筑垃圾运输车在完成车辆信息审核后都会被赋予一个联单码,源头工地对出场车辆扫码并填写移出信息,处置单位对入场车辆扫码填写接收信息和接收意见。至此,一张包含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信息的电子联单就形成了。
此举意味着,每一辆渣土车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车上的建筑垃圾从哪里来、要运到哪里去以及有关处置单位、车辆、数量等信息,只要打开电子联单就一目了然,执法人员以及各环节操作人员均能实时在网上查到每车建筑垃圾的相关信息
“有了这个码以后,我们对车辆的管理更全面,也更方便了,能清楚地掌握每辆渣土车的去向,有效消除管理盲区。希望能尽快在全市推广开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义乌市顺赢渣土清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切实感受到了电子联单带来的好处。
除了运输公司能享受到电子联单的红利外,施工单位和处置单位也获利不少。“只要扫一扫码,就能知道出场和入场的建筑垃圾数量。”一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同之前依靠人工统计的模式相比,“扫码”之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出错率,还能更清晰地掌握剩余方量和所需方量,提高处置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联单既认车又认人,因此需要其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车上,这样即使司机换了,二维码还能继续使用。另外,执法队员也提醒相关人员,由于信息填写的每一步都会在系统里有记录,因此一定要认真如实填写。
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联单的上线,开创了“一单观全域,一单管全程”的建筑垃圾监管新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从源头、运输、消纳三个环节入手,实现“全闭环”监管,有效破解建筑垃圾动态监管难问题,实现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多方共赢。据悉,该模式下一步将在全市进行推广。